< a href="http://www.pop800.com">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踏浪旅游网 > 目的地
湖南省,湘潭 正处在:旅游旺季 想去(0) 去过(0)

猜您喜欢

湘潭

介绍

湘潭,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湘莲之乡”;也是全国人民仰慕的旅游圣地,湖南旅游品牌“名人名山”的中心旅游目的地。


湘潭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种类齐、品位高、人文特色鲜明和神秘感强等特点。全市有110多处重点旅游资源,可分为6大种类、40种基本类型,400余处景观和相关资源。距市区40公里的韶山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滴水洞、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纪念馆、韶峰景区、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


湘潭县主要景点有首批国家3A级旅游区彭德怀纪念馆,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故居,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湘潭农博园等。湘乡市主要景点有佛教胜地云门寺、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水府旅游度假区、韶山银河旅游区等。市区的昭山是湖南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另外还有关圣殿、文庙、望衡亭、秋瑾故居等名胜古迹。


湘潭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湖中重要的商业中心,早在十七世纪就是全国著名的“米市”和“药都”。湘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猪生产基地,因盛产湘莲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湘潭是新中国重要的机电工业基地,现以形成以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建材为主体并极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湘潭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中部,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的故乡,也是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近两个世纪以来,她一直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有“金湘潭”的美誉。如今,经过勤劳、勇敢的湘潭人民40多年的奋斗,已经把这座千年古城建设成为了中国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带中颇具经济实力的开放城市。为加速经济的发展,湘潭市确立了以开放带动推进“强工富市”的发展战略。正以她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在国内外友人面前,吸引着众多的有识之士来湘潭投资兴办企业。


山川之秀丽,土地之肥沃,使湘潭一直是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湖南省的瘦肉型牲猪基地。粮食亩产过吨粮,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小康市。因盛产湘莲,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故湘潭又称“莲城”。


作为“九五”全省重点投资的地区,湘潭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市的特点,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引内联工作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湘潭人民勤劳朴实,是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的好伙伴;湘潭环境宽松,是投资者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湘潭敞开大门,真诚欢迎各界朋友、有识之士的光临。

气候

湘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降水量较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1200-1500毫米。

地理环境

湘潭市总的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占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占19.25%;岗地1607.39平方公里,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占8.53%。


最佳旅游时间

湘潭的春天始于2月中旬,4月韶山红杜鹃怒放,漫山遍野,美丽无比。秋季始于8月中旬,气温通常在15℃至20℃左右,这时秋高气爽,可以到湘江边昭山观赏红叶。总地来说,春天和秋天去湘潭旅游是比较合适的。


不得不做的事

吃腊菜

湘潭、湘乡、韶山都有薰制腊菜的习惯。制法一般是冬至后取鲜肉切成条块,用盐腌渍两三天,晾干,以 糠壳、瘪谷、木屑、花生壳等烟火薰烤,成腊黄色即成。因以农历十二月(腊月)薰制的最好,故称冬腊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鲜肉油腻,许多人都喜欢吃,深受消费者欢迎。


游雨湖

雨湖位于湘潭市中心,湘江一大桥西侧。桥头鸟瞰,含湖临江,柳荫环抱,莺飞燕舞。雨湖,其实可以叫“柳湖”。世界上似乎再难找出一座公园有这么多的垂柳,有这么美的垂柳。她的特别美,在初春的柳烟,也在盛夏的柳荫。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


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

湘潭市虽然因为所辖县与县级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倒数第三的地级市,但其总量排在该省各地级市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市区本体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人均较高,是湖南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湘潭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第二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产业概况

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湘潭在“一五”期间被确定为全国23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在“一五”、“二五”期间发展起来的湘钢、湘电、江南、江麓等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着重要位置。形成了冶金、机电、化工和纺织四大传统产业。由于实施“强工富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及建设工业园区力度,湘潭市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产业等六大重点新兴产业集群。2012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88.3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67.38亿元,增长14.4%。


城市建设

湘潭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规划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河东新区基本建成,河西旧城改造取得突破,九华新城初具规模,万楼新城、昭山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50亿元,增长近2倍,城市化率由45.5%提高到51%。湘潭五大桥以及东二环线等项目建设相继启动,湘潭湘江沿江风光带基本建成。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公共秩序,湘潭市从2012年1月开始治理“六乱”现象,城市卫生和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金融

商业银行在本市开办有业务的分支机构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东莞银行、广发银行、长沙银行以及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等,全市的金融机构达到80余家,成为除长沙以外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市州之一。


经济开发区

全市拥有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4个,市级园区2个,入园企业达1088家,已投产企业717家。全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26.1%,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1 %,湘潭综合保税区正在全力申报当中,有望于2013年3月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