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北依天津,南依山东,与北京、石家庄两大都市等距相望。
沧州人杰地灵。古代有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军事家孙膑,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清代有《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等。近代革命将领有赵博生、马本斋等,现代有著名作家王蒙、柳溪、蒋子龙、艺术家李德伦、斐艳玲等。沧州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武术之乡”、“鸭梨之乡”、“金丝小枣之乡”、“铸造之乡”和“弯头管件之乡”。
武术之乡
沧州武林,根深叶茂;沧州武杰,名扬八方;沧州武术,遍及华夏,远涉亚、欧、美、非一些国家和地区。沧州“武术之乡”之誉,宏扬中外。
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三国演义》里夏侯惇率领的青州兵威震河北;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开封府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蒙冤发配沧州的故事,很多读者都耳熟能详。
杂技之乡
“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 吴桥的杂技艺术有很久远的历史,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约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但是,沧州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在元朝以后。在这之前,河南的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开封迁至北京,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开始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杂技之乡”。